西北民族大学6月份校友工作简报


一、校领导关怀校友

(一)党委书记张俊豪带队赴上海、北京走访看望校友。
6月8日至9日,党委书记张俊豪带队赴上海、北京走访看望校友,并与上海、北京校友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他代表学校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校友是母校发展中最可信赖、最应依靠的力量。学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希望各位校友持续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发挥各方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为母校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力量;母校也将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校友成长,倾力做好校友们的坚强后盾,实现校友与学校事业的共赢发展。座谈会上,与会校友对母校领导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校友们回顾了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和自豪,并表示一定会以实际行动继续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祝愿母校明天更美好。
(二)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彦斌带队赴广东走访看望校友。
6月3日至6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彦斌一行赴广东走访看望学校校友,并与校友代表进行交流座谈,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在办学成就与办学声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对各位校友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希望广大校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关注、支持母校发展,助力母校早日建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他表示,西北民族大学始终是所有校友坚实的后方和共有精神家园,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三)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许林带队赴敦煌走访看望校友
6月24日至25日,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许林,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向党,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邹品佳前往敦煌文旅集团进行访企拓岗,期间,许林一行走访看望在敦煌市、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校友代表。


二、校友联络办公室工作动态

(一)73级74级75级校友校友重聚母校,重温校园记忆,共叙同窗情谊
来源|对外联络办公室

6月18日,民大73、74、75级的26位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对同窗好友的殷切思念,从四面八方赶来,重返这片曾播种梦想、收获知识的圣地,重拾青春记忆,再续师生情缘。学校校友联络办公室对校友们的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校友们参观了博物馆、大礼堂、图书馆,每到一处,都能勾起他们无数的回忆。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仿佛定格了一段永恒的故事,那些灿烂的笑容、感慨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双手,都是对母校深情厚爱的真实写照,这些画面将永远成为他们心中珍贵的记忆。


(二)邀请校友参加毕业典礼,分享心得体会
来源|对外联络办公室

6月14日,西北民族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榆中校区体育场隆重举行,2005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校友张传芳重返母校,结合自身经历与2024届毕业生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寄语毕业的师弟师妹: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此乃志存高远、奔流不息之意;前途定光明,路途多险阻,唯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方能抵达彼岸;铭记师恩情、珍惜同窗谊,反馈母校心,此乃不忘本、源头活水之意。祝大家一帆风顺、宏图大展!祝福我们的母校基业长青!


(三)展示校友风采,彰显学校实力
来源|对外联络办公室、医学部

优秀校友风采的展示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有力证明,让在校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激发在校生的学习动力和奋斗热情,进一步增强校友与母校的情感联系,提升校友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汇聚资源,促进校友与学校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学校进步。


三、学院(部)、研究院校友工作动态

(一)捐赠珍贵史料,助力学院发展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2024届校友张牧寒为学院资料室捐献《苏联历史档案选编》(部分)13卷,这批图书资料基本涵盖了1917年到二战前夕苏联国内各领域的珍贵历史档案,对于学习和研究苏联历史的老师和同学大有裨益。

(二)发挥校友资源,开展研学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传承,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6月2日上午,全省“双优”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赴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进行实践研学,在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任职的校友雷超超带领党员教师进行参观解说。本次研学党员们参观了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赓续文脉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个精品展览,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精神力量,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三)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学生就业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5月29日,“薪火相传,朋辈引领”——新闻传播学院基层就业经验分享会在线上成功举办。2024届基层就业备考生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学院邀请2023届校友黄高琴和马冉,分享了她们扎根基层的服务经验。

来源|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6月5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致真楼103开展“博采众长,助力研途”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2021级优秀校友乌拉木别克·对谢喀德尔和2020级优秀校友王宣敬进行分享。活动过程中,乌拉木别克·对谢喀德尔和王宣敬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就业经历,从考研和就业两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让同学们对考研和就业过程有了一个更加具体清晰的认识,助力生科学子寻找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考研就业信心。


来源|舞蹈学院

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拓展学生职业发展视野与思路, 6月13日,舞蹈学院在舞蹈楼小剧场举办了优秀校友“‘职’点迷津”——就业、创业经验分享交流会。学院2018级舞蹈学专业校友李国鹏、李创应邀返校为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2021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了交流会。本次分享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积极,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就业、创业热情,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丰富了同学们的就业求职知识储备,为推进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经济学院

6月15日,经济学院邀请2017届校友虎云飞返校,并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金融业就业形势及求职规划”讲座。虎云飞在讲座中介绍了目前金融业的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顾问和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等,同时向同学们分享了在校期间如何考取证书以及参加各类比赛的经验,为未来进入金融业求职做准备。讲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了基础。

来源|法学院

6月20日,法学院开展毕业生考研、法考交流会,法学院2024届优秀毕业生叶子嫣和陈静同学分别分享了研究生推免、考研和法考的经验,法学院2021级全体同学参加交流。

来源|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情系数计·追光而行”校友大讲堂第一期于6月23日下午,在榆中校区就业大厅举行。学院邀请2005级优秀校友邓明旺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的讲座。6月24日上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画人生,‘职’引未来”系列就业创业讲座第三期在致知楼309会议室举办。讲座邀请学院2009届优秀校友邓明旺为主讲嘉宾。

来源|管理学院

6月以来,管理学院邀请1999级旅游管理专业李琴、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代玉娇、2015级会计专业李睿珩、2013级工商管理专业杜淳、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杨海涛、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田志毅等6位校友,先后举办6期校友成长导师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与优秀校友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从实际工作经验中获得宝贵的启示,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6月以来,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毕业生大群、班导师群、校友联络员群,动员2024届毕业生加入民大校友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会。2015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马金军为校友为毕业生提供多条就业信息。2024届毕业生就业帮扶导师扎实开展“一生一策”就业帮扶,引导毕业生向优秀校友学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四)邀请校友重返母校,举办专场音乐会
来源|音乐学院

6月6日,音乐学院97级优秀校友古丽米娜·马哈木提重返母校,举办钢琴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古丽米娜·马哈木提用优美的歌声和精湛的演技,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她演唱的曲目既有经典的民族歌曲,也有现代的流行曲目,展示了她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出色表现。整场音乐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充分体现了音乐家的艺术造诣和个人魅力。


(五)举办毕业生纪念树种植活动,根植母校青春记忆
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六月炙热的微风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6月16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于致善楼南侧举办了“根植青春记忆,厚报母校春晖”种植毕业纪念树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张俊豪,学院党委书记努妮莎,学院院长马忠才,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薛国梁、毕业班班导师、毕业生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这场活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创新毕业纪念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体现了学院对毕业生的关怀与祝愿,也建立了毕业生与母校情系的纽带。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传续深情。
(六)校友回访母校,共叙同窗情谊
来源|管理学院

6月23日,管理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杨海涛校友(现就职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访母校,6月25日,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刘旭松校友(浪潮铸远(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甘青宁区总经理)回访母校,学院领导、老师与回访校友进行了交流,并对重返母校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位优秀校友对母校发展建设提出宝贵建议。

(七)走访看望校友,加强沟通交流
来源|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6月1日,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于洪志、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戴玉刚、副院长胡阿旭、教师万福成一行赴西安走访看望81级政治系、82级数理化系校友代表8人。研究院领导向校友代表介绍了学校近些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校友们对母校取得的成效表示欣慰,他们深情回忆了当年的大学生活,感谢母校的精心培养和老师的谆谆教导,同时,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发展。
(八)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畅谈成长与收获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6月5日晚,土木工程学院举行“携‘梦’启航,用‘心’创未来”的毕业生代表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了3位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和3位已成功签工作的大四学长学姐,他们与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4班和无机材料专业2班的全体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经验分享。此次经验分享会不仅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学长学姐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来源|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6月18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榆中校区格物1号南楼336室召开“青春有我,砥砺前行”2024届毕业生座谈会暨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座谈会上,学院对于 2024届毕业生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表彰了就业先进个人、考研标兵和考研优秀个人,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勇创辉煌;毕业生代表们回顾了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从课程设置、科创竞赛、学生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后,学院领导向顺利毕业的同学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希望学子们常回母校看看。

(九)聘请校友担任评估专家,开展学术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6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溪楼201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现场评估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校友闪兰靖,现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以评估组专家成员身份对评估意见进行了反馈,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科研能力方面提出建议。


四、地方校友动态

温暖相聚,共享成长——西北民族大学陕西校友聚会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陕西校友联谊会

6月 22 日,西北民族大学陕西校友会的15余位校友相聚一堂,共同回忆校园时光,畅叙校友情谊。

聚会现场,校友们欢声笑语,交流着各自的工作、生活经历和感悟。他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也倾诉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彼此间给予鼓励和支持。大家纷纷感慨,母校不仅给予了他们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流中,校友们也积极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陕西校友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校友会的平台作用,为校友们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同时也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西北民族大学陕西校友会的聚会,不仅加深了校友之间的感情,也为校友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陕西校友会将继续团结广大校友,传承母校精神,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2013级历史文化学院校友林松籽
我对民大的感情不仅在于那高耸入云的图书馆,那道路两旁的浪漫梧桐树,那无尽的灿烂朝阳与炯丽明艳的各色云朵, 也蕴含着对天上兰州的印象、与师友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点滴、以及那吸引我们早起的红油辣子牛肉面.....
回顾到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坐了约20多个小时的火车,在父母一路的呵护下,我从东北辽宁来到了西北民大。我至今忘却不了初下车时那夏日的骄阳,热烈而有力量地照在我们身上,正如我初次在榆中校区的校园内,见到的无数青年学生,透露着向上的奋进的力量。
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智慧与心灵的港湾——民大图书馆。第一次见到榆中校园的图书馆,雄伟的建筑视觉冲击感非常强烈。它几乎在广袤的平面上拔地而起,四处是略显荒芜的山地,前面有一潭镜子一样的湖,这奇妙的布局显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一种庄严与神圣的美。

那时的我们,每天课后都会去图书馆自习,即使不借阅书籍,也要去坐一坐,几乎鲜有间断,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于我而言,每周一会来到一楼的电子阅览器前,阅读杂志报刊,从这一刻起仿佛打开了我向外求索的窗。民大图书馆曾给与我巨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灵慰藉。考研那年,我日复一日的在图书馆内背英语单词,整个暑假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直到秋末。或许是因为临近考试的压力太大,我一度轻微头脑眩晕,看见单词近乎崩溃。临近初冬时节,兰州下了一场雪。我在图书馆窗口眺望远处的群山,在绵延的山廓曲线上优雅地盖着薄薄的一层雪,在阳光下金灿灿的,我觉得自己身上那种四下沮丧的气息,渐渐升起一层暖意,在荒芜中挺拔,于四下空旷中燃烧。那时,我想起汪小军老师常向我们背诵过的一段台词“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来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大概也无关乎什么深刻含义,但对那时的我来说,就是渴望继续学习深造,我意识到这就是我的最初希望,我希望获得考试结束后的自我肯定与自由平静,所以我就坚持下去。后来读研期间也去了很多地方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以及一些国内知名大学的图书馆,省市的图书馆,只要有时间,我总喜欢去坐一坐。但是再也没有哪个图书馆给过我如此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依然难以忘怀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坐在馆内靠窗的位置上,迎着朝阳,拿起黑塞的《悉达多》,仿佛那就是青春的一个永恒瞬间。

令你念念不舍的,不仅是某时某地,而是曾在那时那地生活过的人。西北民大是青春的、是绚烂的、是丰富……我们班里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我怀念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每到举办活动或者民族节日,大家往往齐聚一起。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登山,在皓月当空的日子里起舞,在秋日迷醉的日子里骑车,好不快活……每逢佳节,有的同学还会盛装打扮,穿一身漂亮或是帅气的民族服装,带着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邀请大家一起品尝,好不逍遥……那是青春最美的篇章,那是自由的极致歌唱,那是不同地域文化和谐相处的最美旋律。
民大带给我太多回忆,带给我太多感动,那里的老师也教会我很多智慧,毕业时,我想起这样一句诗“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从此我的青春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我的思绪里也写进了与你相关的回忆。诚挚的祝福学弟学妹们珍视青春,在民大享受最美的青春年华,踔厉奋发,报效祖国。
作者简介:
林松籽,199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就职于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五、校友风采

喜报!我校校友韦意荣获2024年“荔波县先进工作者”表彰!
来源|对外联络办公室

5月22日,2024年荔波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县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宣读了《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4年荔波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我校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校友、即荔波县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意同志荣获2024年“荔波县先进工作者”表彰!
校友简介
韦意,男,水族,中共党员,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3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荔波县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来源 | 对外联络办公室、各学院(部)、研究院
排版 | 司诺 刘润洋
责编 | 果建业
编审 | 杨俊
审核 | 薛国梁

上一篇: 相识四十载,共叙师生情——西北民族大学84届政治系校友返校
下一篇: 痛心!校友李燮为救落水者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