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青年志愿者在“好伙伴·共成长”关爱行动中展示青春担当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高校优秀大学生结对留守儿童“好伙伴﹒共成长”关爱行动启动以来,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积极组织推动、统筹协调、制定行动方案,在各学部、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遴选了来自303个团支部的540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志愿者,与甘南州临潭县23所中小学683名留守儿童结对,通过手写书信、线上关心等形式帮助临潭县的留守儿童开展了学业辅导、知识科普、艺术熏陶、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六一”儿童节慰问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关爱帮扶活动。
学校志愿者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5班团支部的志愿者侯永森和孙娟娟两位志愿者积极帮助临潭县回民中学的小杰(化名)补习生物与英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小杰从一个性格内敛腼腆的孩子变成了不仅会主动向他们询问学习问题,还经常分享自己学习生活中有趣故事的开朗孩子。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的文物技术保护班、历史学一班、历史学二班和文物与博物馆班四个团支部的志愿者们经过认真策划、积极筹备、精心制作PPT,通过钉钉软件为结对的留守儿童在线讲解历史故事和各地风俗传统等知识,让孩子们通过“结对子”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管理学院2018级财务管理1班团支部的志愿者们用学习文具、写满暖暖祝福的明信片、祝福视频等作为节日礼物,为临潭县洮滨镇总寨中心小学的四位小朋友带去了爱心和温暖。舞蹈学院2019级舞蹈表演班团支部志愿者闫玥臻同学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为结对的留守儿童编排了一段名为《你笑起来真好看》的舞蹈,通过视频聊天的形式,耐心讲解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地做着示范,让孩子们学会了这段舞蹈,孩子们脸上逐渐绽放出了阳光灿烂的笑容。
在全省优秀大学生结对留守儿童“好伙伴﹒共成长”关爱行动中,我校志愿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结合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让留守儿童得到情感补充、直接关注、有效教育,形成了阳光健康心态,树立了远大目标志向,不仅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了关爱不够、关注不多、家庭教育不充分等问题,还与对接的临潭县68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志愿者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体会价值、体验责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展示了民大学子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民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5月,学校再次接到省委教育工委下一步“关爱行动”安排,在各学部、学院团委的积极配合下,已招募1357名志愿者与武威市古浪县139所中小学的1757名留守儿童进行对接,正在陆续开展关爱行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正在积极组织志愿者筹划组建“好伙伴·共成长”专项小分队,利用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临潭县、古浪县中小学,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开展关爱活动。
上一篇: 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灭火演练
下一篇: 【对标争先】发挥政治功能 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舞蹈学院党委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