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24
卅载风华归母校,校友情深忆往昔│民贸系1990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
骄阳似火的七月,民贸系1990级校友怀着同样的热情,从全国各地齐聚民大,共同追忆难忘的岁月,共叙同窗深情。上午十时许,校友们陆续回到母校,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攀谈中关心彼此的生活近况,分享工作中的收获,每一句问候都饱含温情,每一个微笑都充满祝福。随后,校友们在对外联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陪同下,讲解了近些年来校园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踏入熟悉却又陌生的校园,校友们或并肩前行,或三两成群,不由地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不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某一景观,分享着当年的趣事。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角落,如今却因承载了青春的记忆而变

——2024-07-17
喜报 | 学校获批多个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
青春志愿行,奋进新征程。近日,从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国青年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甘肃省学联等单位获悉,学校多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入选2024年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团队专项榜单,数量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鼓励学生通过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2024-07-12
西北民族大学致广大学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近期,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风险隐患。学校党委和全体教师时刻牵挂着大家的安全状况,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民大青年爱学习,信仰坚定有力量。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只要时时刻刻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二是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预警预报,做好强对流天气防范避险,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区

——2024-07-12
甘肃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2024年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近日,甘肃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通知(2024年第1批)》(甘财税﹝2024﹞4号),甘肃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2024年度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有效期为五年。这项优惠资格的取得既是对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工作的肯定,也为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取得免税资格后,可在有效期内享受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等均免征所得税。甘肃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

——2024-07-11
学校领导带队赴杭州市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7月4日至7月7日,学校党委副书记石迎春一行赴杭州市开展访企拓岗,对接人才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市场,召开校友座谈会,看望慰问校友。舞蹈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有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 在杭州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迎春一行同景区负责人朱丽锋等座谈交流,了解宋城演艺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同舞蹈学院合作情况。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优化课程设置与实习实践安排等事宜达成共识。在杭州新青年歌舞团股份有限公司,石迎春一行同歌舞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李胜等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舞蹈学院2012级校友韩鹏

——2024-07-11
@民大校友,西北民族大学校友卡等你来设计!
在每一位西北民大学子的心中,都铭刻着与母校共同度过的宝贵时光。那些岁月里,母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您记忆中的西北民大承载着怎样的岁月静好,您心中对母校的思念又绘制成了怎样的青春画卷。 现在,我们将携手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专属校友联名卡,这张校友卡,既是一份情感的寄托,更是一扇回忆的窗口。如果您有机会,您希望这张校友卡展现出怎样的西北民大精神?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到校友卡的卡面设计征集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创作出能够代表我们对母校深厚情感的设计。

——2024-07-10
熠熠芳华三十载,共话人生不了情——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94届畜牧校友回访母校
7月6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94届畜牧专业校友毕业30周年重返母校,共赴芳华之约、畅叙师生之情。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薛国梁、副主任杨俊,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鹏辉、当年任课老师以及班主任等参加了此次活动。上午,学院在榆中校区举办了“熠熠芳华三十载,共话人生不了情”校友沙龙交流会。学校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俊代表全体师生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深切的感谢。学院副院长郭鹏辉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随后,校友们向与会师生依次分享了各自30年来的奋斗历

——2024-07-08
贵州“村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乡村实践
2023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系列赛事以“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火爆“出圈”,累计吸引游客达7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全县新增经营主体2764户,带动夜间消费4.48亿元,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6.26亿元。不同于以往的体育竞赛模式,贵州“村超”集农业生产、民族文化、群众体育、乡村旅游于一体,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要求,以足球会友、歌舞动人、美食润情,在情感熏陶与体育实践的双重作用下,推动乡村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2023年6月3日,榕江

——2024-07-07
新疆各族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编者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的一声枪响,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正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所讲的,“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动员人民、组织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各族儿女共赴国难、并肩御侮,实现了全民族大抗战、全民族大觉醒。”在纪念“七七事变”87周年之际,本文回顾新疆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全国抗战的光辉壮举,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101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图片来源:新华社)1937年,日

——2024-07-06
在这里,寻根中华民族大家庭
头顶,点点繁星勾勒出一幅古星象图;脚下,“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等字样缓缓汇入“中华文明之河”。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的人们仰望同一片星空,脚踏同一片热土,铸就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北京,西长安街。民族文化宫正在展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1500余件文物与古籍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中华民族并非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聚合而成的民族实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